一 使用說明
①作業面鉆孔→②posui劑加水攪拌→③posui劑漿體灌孔→④作業面開裂→⑤人工或機械清渣→⑥下一個posui循環
二.工藝要求:
1.posui對象在結構上必須有2個或2個以上的自由面。自由面越多,posui效果越好,因此盡可能多的創造自由面,選取其中的一面進行鉆孔,盡可能選取立孔面。根據現場條件和具體要求也可采取立孔、斜向孔、水平孔等相結合的多面布孔方式。
2.孔徑D是直接影響posui效果的重要因素,在參數范圍內結合現場實際條件確定孔徑。鉆孔直徑不宜過大,孔徑大posui效果好,但是:一.消耗藥劑量太多,二.容易造成“噴孔”現象,從而影響整體posui效果。鉆孔直徑也不宜過小,孔徑過小則藥劑量不足,同樣影響posui效果。
3.孔距A越小,開裂越容易,posui所需要的時間也隨之縮短,但孔距過小,孔數增多,必然會增加鉆孔工作量和posui劑的消耗量。因此,對于不同的posui對象,必然制定出可行的較大孔距,以達到較好的經濟技術效果。
三 posui劑加水攪拌
1.無聲posui劑加水攪拌時水灰比應嚴格控制在0.28-0.33的范圍內,(對于水平孔,須減少用水量,將水灰比控制在0.25-0.28的范圍內。)如用手工攪拌時,要戴橡膠手套防護。
2.攪拌時間一般在40-90秒內盡快完成,在攪拌或灌孔過程中如發現漿體有升溫過快、燙手厲害、冒氣、迅速變干等趨向時,應停止使用,作拋棄處理,此時切勿灌入孔中以防沖孔傷人。此時往桶中加水或加posui劑均無效。
3.施工現場環境溫度低于10℃時,可用30℃左右的溫水攪拌,以加速posui劑灌孔后的水化反應,縮短開裂時間。
4.攪拌完成后的漿體靜置一段時間后會發熱并逐漸喪失流動性,應在調漿完成后盡快進行灌孔作業。
四 posui劑漿體灌孔
1.灌孔前須將孔腔清理干凈(可用高壓空氣吹洗),不得有水和雜物。對于吸水能力較強的干燥的巖石或混凝土構筑物上的鉆孔,須先孔壁有足夠的濕度,但孔腔內仍不得有積水。
2.灌孔施工時需戴PVC防護眼鏡。配制攪拌好的漿體按“先四周,后中間”“先外側,后里側”的灌孔順序,連續密實地灌入孔腔內。桶內倒出的漿體連續不中斷,以防止形成空氣夾層,直到灌滿孔腔為止。一次攪拌好的漿體要在10分鐘內盡快全部用完。立孔(垂直孔)或下斜